杨瀚森:亲临选秀现场,静候梦想时刻
杨瀚森此次前往纽约,标志着他对选秀前景的充分信心,作为中国男篮新生代内线的代表人物,杨瀚森在过去一个赛季的CBA联赛中表现抢眼,场均贡献15.2分、9.8篮板和2.4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55%,他的身体条件、防守意识和篮下终结能力吸引了多支NBA球队的关注。
据接近杨瀚森团队的消息人士透露,包括亚特兰大老鹰、明尼苏达森林狼和芝加哥公牛在内的球队都对他表示出浓厚兴趣,部分球探报告指出,杨瀚森的移动能力和护框潜力符合现代NBA对中锋的需求,尤其是他在换防外线球员时展现出的灵活性令人印象深刻。
选秀大会亲临现场,通常意味着球员预计将在较高顺位被选中,或至少得到球队的明确承诺,杨瀚森的这一决定,无疑向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尽管目前主流选秀预测将他排在次轮中后段,但也不排除有球队在首末段或次轮初段出手的可能性。
在出发前的采访中,杨瀚森表示:“能够站在选秀大会上是我从小的梦想,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我篮球生涯中的重要一步,我会保持平静,准备好迎接任何可能。”
林葳:缺席选秀但夏联在望
同为热门人选的年轻后卫林葳则选择了不同的路径,据其经纪人团队确认,林葳不会前往纽约参加选秀大会,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目前的实际选情评估,尽管林葳在CBA赛季中表现优异,场均能砍下18.5分和4.5助攻,并多次在关键比赛中展现大心脏表现,但他并未收到NBA球队的选秀承诺。
这并不代表林葳的机会已经结束,相反,多个消息源显示,他极有可能通过NBA夏季联赛争取进一步的表现机会,据悉,已有几支球队对林葳表达了兴趣,希望他在夏季联赛中代表球队出战,以评估其适应NBA节奏和风格的潜力。
林葳的进攻多样性和外线投篮能力(三分命中率38%)被视为其最大卖点,尤其是在现代篮球强调空间和投射的背景下,他有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缺席选秀现场,反而可能减少外界压力,让他更专注于后续的训练和试训安排。
中国球员的NBA之路
近年来,中国球员的NBA之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周琦的曲折经历到李凯尔(凯尔·安德森)的归化成功,再到如今杨瀚森、林葳等新锐的尝试,每一步都折射出中国篮球与世界最高水平联赛接轨的努力。
NBA选秀从来不仅仅是天赋的竞争,更是战略和时机的选择,杨瀚森若被选中,将成为自2016年周琦之后又一位通过选秀进入NBA的中国球员,而即便未能被选中,参加夏季联赛仍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以往,不少国际球员通过夏季联赛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训练营合同甚至正式名额。
对于中国篮球而言,更多的球员走出去意味着更多的经验和机会,国家队的长期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球员,而NBA正是这样一个平台,无论是杨瀚森的内线防守,还是林葳的外线火力,都有可能在更高水平的磨练中进一步提升。
球迷与市场的期待
中国球迷对NBA选秀的关注度逐年攀升,尤其是在姚明时代之后,每一次有中国球员接近NBA都会引发广泛讨论,社交媒体上,关于杨瀚森和林葳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球迷们纷纷表达支持与期待。
商业层面,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仍是NBA球队考虑的因素之一,一位东部球队的国际球探表示:“球员的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但背后所代表的市场潜力也会在决策中占有一定比重。”无论是杨瀚森还是林葳,都需要首先用球场表现证明自己。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如果杨瀚森成功被选中,他将面临从CBA到NBA的巨大挑战,包括比赛节奏、身体对抗、文化适应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快速调整,而对于林葳来说,夏季联赛将是一个迷你考场,每场比赛的表现都可能直接决定他能否获得一份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NBA球队近年来对国际球员的培养越来越有耐心,许多球队愿意通过发展联盟(G League)或双向合同等方式给予年轻球员成长空间,这也为杨瀚森和林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两人的尝试已经为中国年轻球员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每一步都在积累经验,也为后来者铺路。
发表评论